青葙是苋科青葙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野鸡冠花 、鸡冠苋等。其种子干燥后入药,药材名为青葙子。青葙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常见于荒野、路边、山坡等。多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备用。以颗粒饱满、色黑而光亮者为佳
【形状特征】
茎叶
茎直立,叶片披针形,全缘。
花
穗状花序顶生,初开时淡红色,后变银白色,形如鸡冠,故称“野鸡冠花”。
种子
呈扁圆形,少数呈圆肾形,直径1~1.8mm。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种皮薄而脆。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青葙子味苦,性微寒,归肝经。
【功能与药理作用】
全草清热利湿
民间用鲜草捣敷治皮肤瘙痒、疮疡。
青葙子清肝明目
青葙子苦能泄降,微寒清热,专入肝经。其清肝泻火之力,可清泻肝火以明目,常用于肝热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等症;又因能清肝热,对于肝火上扰引发的眩晕等,也有一定调理作用,为眼科清肝明目常用之品 。
【配伍应用】
青葙子配决明子
青葙子清肝泻火、明目退翳;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二者伍用,清肝明目之力增强,适用于肝热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生翳膜等症 。
青葙子配菊花
青葙子清泻肝热以明目;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两药合用,既清泻肝热,又能疏散风热,可用于风热上攻或肝热所致的目赤肿痛、视物不清等,也可辅助调理肝火上炎之眩晕 。
青葙子配夏枯草
青葙子清肝泻火;夏枯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二者配伍,清泻肝火作用增强,适用于肝火亢盛之目赤肿痛、眩晕,以及痰火郁结之瘰疬等,协同发挥清肝泻火、散结之效 。
【鉴别应用】
青葙子与密蒙花
均能清肝明目,治疗肝热目疾。但青葙子苦降泄热,长于清泻肝热,以明目退翳为主,多用于肝热较甚之目赤翳障;密蒙花甘寒质润,清热养肝明目,兼能退翳,多用于肝热兼肝阴不足之目疾,且清热之力较青葙子和缓 。
青葙子与谷精草
皆可清肝明目退翳,治目赤翳障。青葙子清泻肝热,偏于清泻实火;谷精草疏散风热,偏于疏散风热以明目,常用于风热上攻之目赤翳障,且能疏散头面风热,治风热头痛、牙痛等 。
作者: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廖沙
审稿专家: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