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山林的陡峭岩壁间及村间园篱,我们经常能发现一种外观不起眼的植物:它的根系如同铁钩一般深深嵌入岩石缝隙,甚至能够将坚硬的石壁撑裂,茎枝长有尖刺,似乎天生就具备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便是从岩石缝隙、村里篱笆卫士摇身一变成破瘀奇药的中药——“穿破石”!
别名与由来
“穿破石”
因根部穿透力强,能在岩石缝隙中生长,且传统认为其药效可“破瘀散结、穿透症结”,故得此名。
“黄龙蜕壳”
根皮呈金黄色或橙红色,薄而易剥落,似黄龙蜕皮,《岭南采药录》记载其根皮 “色黄如龙鳞,剥之层层脱落”。
“九层皮”
根皮多层包裹,质地坚韧,剥离时可见多层结构,故得此名。(《全国中草药汇编》)
其他别名
“葨芝、牵牛入石、金蝉脱壳、柘根、山荔枝”等。来源与采收
本品为桑科植物构棘或柘树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或段,晒干。
饮片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片状。表面橙黄色或橙红色,具多数纵皱纹,有的密布细小白色点状或横长的疤痕,栓皮菲薄,多成层状。切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皮部薄,纤维性,木部宽广,有小孔。气微,味淡。
以外皮橙黄者为佳。
功效与主治
穿破石具有祛风通络、活血通经、清热除湿、解毒消肿、止咳的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湿热黄疸
通过清热利湿,促进胆汁排泄,有效缓解黄疸症状;
风湿痹痛、闭经
其活血通经的功效,能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屈伸不利、解决女性闭经等问题;
跌打损伤与痈肿疮毒
利用其解毒消肿、活血化瘀的特性,促进病灶修复
止咳
适用于因肺部虚弱引起的劳嗽。
用法与用量
内服
煎汤时常用剂量为9~30克;
也可泡酒,增强活血功效;
外用
取鲜品捣烂敷于患处,或煎水外洗,用于治疗痈肿跌打等症状。
临床应用
治小儿心热,重舌,鹅口疮
挫小的柘根五升。用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更煎,取100毫升。细细,敷的时候
轻轻数数,让小儿安静下来。(《千金方》)
治肺痨久咳,风湿
穿破石18g,铁包金180g,甘草9g。
水煎,4-6次分服。(《杏林医学》)
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
鲜穿破石60克。水煎,3次分服。
(《全国中草药汇编》)
治瘰疬(淋巴结结核)
穿破石 30g,夏枯草 15g,牡蛎30g。
水煎,3次分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治女性经闭
鸡血藤、穿破石各30克。水煎服,
每日1剂。(《益寿中草药选解》)
治风湿日久所致筋骨僵硬、活动受限
穿破石12g、威灵仙 12g、伸筋草 15g,水煎服或泡酒(《滇南本草》)
治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保肝配伍
穿破石 15g、丹参 12g、五味子 9g,
水煎服。(《中医肝病治疗学》)
用于肝癌、胃癌等肿瘤的辅助治疗
穿破石 30g ,半枝莲 20g,白花蛇舌草 20g ,水煎服。(《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药膳食疗
穿破石祛湿健脾汤
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适合湿热体质(如口苦、舌苔黄腻、大便黏腻)或夏季保健饮用。
食材:穿破石30g(干品)、土茯苓20g、赤小豆30g克、炒薏苡仁30g、猪骨500g、生姜 3 片。
穿破石疏肝理气汤
疏肝解郁、活血通络
适合肝郁气滞人群(如情绪不畅、胁肋胀痛、乳腺增生)。
食材:穿破石 20g、柴胡10g、白芍15g、红枣5颗、瘦肉300g。
穿破石补虚散结汤
益气活血、散结消积
适合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体虚、气血不足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食材:穿破石15g、黄芪10g、党参15g、枸杞子10g、乌鸡半只。
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穿破石含黄酮类、萜类等多种成分,具备抗氧化、抗炎抗镇痛、抗菌、调节免疫及潜在抗肿瘤等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保肝和对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穿破石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能提升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SOD活性,并降低MDA活性。这表明它们能对抗CCl4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发挥保肝效果。
抗菌抗病毒活性:
研究显示,穿破石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乙型肝炎病毒等病原体。其活性成分生物碱和黄酮通过干扰病原菌代谢和阻断病毒复制,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
抗肿瘤效应:
体外实验显示,穿破石提取物能显著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包括免疫调节和调控肿瘤细胞信号通路,如PI3K-AKT、MAPK等。但其分子机制和体内药效还需进一步系统研究。
抗炎镇痛机制:
药理学研究证实,穿破石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的合成与释放,显著减轻炎症级联反应。同时,其活性成分能够调节痛觉传导通路,降低外周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敏感性,从而有效缓解炎症相关疼痛症状。
成药例证
宫炎平滴丸
药物组成:地稔、两面针、当归、穿破石、五指毛桃。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祛瘀止痛,收敛止带。用于急、慢性盆腔炎见下腹胀痛、腰痛、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等症属于湿热下注、瘀阻胞宫所致者。
中华跌打丸
药物组成:牛白藤、牛膝、穿破石、鸡血藤、岗梅、木鳖子、丁茄根、黑老虎根、桂枝、樟脑等。
功效主治: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止血生肌,活血祛瘀。用于挫伤筋骨,新旧瘀痛,创伤出血,风湿瘀痛。
注意事项
【用药提醒:“破” 中有度,需遵医嘱】
• 孕妇忌用:穿破石具有活血通络之效,鉴于其药理特性,诱发胎动不安,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流产,孕妇严禁使用。
• 气血虚弱者慎用:穿破石行散之力较为峻猛,气血虚弱患者体质本虚,使用后可能加剧机体气血损耗,故应谨慎使用,必要时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用药安全提示:长期大剂量服用穿破石,可能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易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应用时需严格把控用药剂量与疗程,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从岩石缝隙到中药宝库 一株植物的生存哲学
穿破石用根系书写着自然的韧性,绝境中寻找突破口,用“穿破岩石”的勇气成就独特的价值。下次在山林中遇见带刺的柘藤,不妨驻足看看它扎进石缝的根——那是自然写给人类的“破局”启示录。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孙彩云
审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副主任药师 何杜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