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家地区,生长着一种名为山苍树的植物。
它的果实,客家话称为“山苍子”,
是当地百姓世代相传的天然良药,
用于治疗肠胃不适等常见疾病。
山苍子学名叫什么?
其实它叫荜澄茄。
荜澄茄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山苍子、臭樟子、木姜子、毕澄茄、毕茄、澄茄子、山姜子等。主要分布于广西、江西、福建、浙江等长江以南地区。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如图荜澄茄原植物山鸡椒
荜澄茄(山苍子)药材呈类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网状皱纹。基部偶有宿萼和细果梗。除去外皮可见硬脆的果核,种子1,子叶2,黄棕色,富油性。气芳香,味稍辣而微苦。如图荜澄茄药材的性状特征图
荜澄茄(山苍子)气味芳香独特,味辛,性温,归脾、胃、肾、膀胱经,是温里药中的佼佼者。荜澄茄(山苍子)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小便浑浊。
研究表明, 荜澄茄(山苍子)主要含有以单萜和倍半萜为主的挥发油、木脂素以及少量黄酮成分, 其中柠檬醛为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平喘和抗过敏等作用。
在现代医学中,荜澄茄(山苍子)常被用于汤剂,一般用量为1-3克。此外,它也是中成药荜铃胃痛颗粒的主要成分之一,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胃脘痛、慢性胃炎等。
荜澄茄的汤剂和中成药图
荜澄茄(山苍子)用途广泛,是客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珍宝”。客家人用荜澄茄(山苍子)的新鲜果实捣烂内服,或晒干后用开水吞服,用于治疗胃寒、呕吐、中暑、积食、胀气等。
客家人用荜澄茄(山苍子)直接压榨成油或提取精油,肚子疼的时候揉擦在肚脐上;或外敷用于治疗皮肤病和无名肿痛;或防蚊虫叮咬。
荜澄茄的新鲜果实和精油图
荜澄茄(山苍子)不仅可以作为药物使用,还能制作成多种养生药膳,既美味又健康。
1、荜澄茄(山苍子)粥
原料:荜澄茄(山苍子)1-2克,梗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梗米、红糖同入沙(砂)锅内,加水煮至米开时,调入荜澄茄(山苍子)末,文火煮稠停火。
服法:一日2次,温热食,3天为1疗程。
功效:适用于中焦虚寒,胃脘冷痛,呃逆呕吐,寒疝腹痛,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等症。
2、荜澄茄(山苍子)陈皮酒
原料:荜澄茄(山苍子)、陈皮各50克,黄酒或陈酒500毫升。
制法:将上药浸入黄酒中7日后,去渣澄清即可。
服法:每服2汤匙,每日3次。
功效:散寒止痛。适用于寒凝胃脘痛者。
3、荜澄茄(山苍子)汤
原料:取荜澄茄(山苍子)1克、高良姜1克。
制法:捣碎研磨成散剂。用时加水煎煮至沸,再加入少许醋搅拌均匀。
服法:像喝茶一样慢慢饮用。
功效:治疗伤寒咳噫,日夜不定;伤寒呕哕,日夜不定。(源自《本草图经》)
荜澄茄(山苍子)具有浓郁的香气,介于麻和辣之间的特殊味道,是不可多得的药食两用之品。将山苍子加入菜肴中,香气倍增,令人食欲大开,例如风味独特的山苍子鸡脚、山苍子核桃仁、山苍子炒牛肉、山苍子五花肉等。
虽然荜澄茄(山苍子)有诸多好处,但在使用时也需要特别注意。阴虚血分有热、发热期、咳嗽者忌用。孕妇慎用。儿童应遵医嘱服用。
审稿专家:深圳市中医院 主任中药师 高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