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正确使用

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药师教您正确的躲酒方法

发布日期:2020-03-22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主管药师 肖楚瑶

每逢佳节,少不了各路亲友济济一堂吃喝玩乐,少不了大家喝几杯小酒侃一下大山。但是相信各位在报纸新闻上也看过不少人喝酒后或者摄入含酒精的食品、饮品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血压下降或升高、呼吸困难、癫痫、大小便失禁等,甚至可能出现心肌梗死及休克等致死症状。


这些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在喝酒前后,极有可能都服用过头孢类抗菌药物或其他一些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

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药师教您正确的躲酒方法



1、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首先,“双硫仑”是一种治疗慢性乙醇中毒、乙醇中毒性精神病的药物。应用该药物后,如饮酒则会出现恶心、呕吐、恐惧等不适反应,从而起到戒酒的作用,作为一种戒酒药物,在严格的剂量控制下使用是安全的。而乙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酒精,在进入人体之后正常的代谢过程是在肝脏氧化成乙醛,再进一步氧化成乙酸,乙酸进一步代谢后排出体外。而使用了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品以后,会抑制乙醛转化成乙酸,从而使乙醛在体内蓄积引起不适症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双硫仑样反应”。


2、什么东西可以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在生活中,有不少药品可以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品:


(1)最常见的头孢类药物,就是俗称的“先锋类”,包括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咪唑、拉氧头孢、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等,其中以头孢哌酮导致的双硫仑样反应被报道得最多,有一些敏感的个体,甚至可能吃了个酒心巧克力,或者酒精擦浴,就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但某些不含可抑制乙醛代谢的结构的头孢类药物则不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例如头孢他啶、头孢磺啶、头孢噻肟等。在不清楚相关药理学知识的情况,不建议盲目服用相关药物,应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2)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等。


(3)硝基呋喃类,如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4)口服降糖药,如氯磺丙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甲苯磺丁脲等。


(5)抗凝药,如华法林。


(6)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7)其他。


3、服用了这些可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品以后多久才能喝酒?


用药前3天、用药期间及停药后5-7天不能服用含酒精的药品/食品。


4、不喝酒就安全了吗?


并非如此,除了最明显的各类酒精类饮品外,还有很多药品都是暗含了酒精但并不是每个病人都会留意到的。例如藿香正气水,就曾多次被报道与头孢同服之后出现了双硫仑样反应,因为成分中含有酒精。其他还包括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阿奇霉素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环孢素A口服溶液、一些酏剂等一系列成分中含有酒精的药品。还有一些含酒精的食品、日常用品,例如酒心巧克力、漱口水等。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敏感个体来说,外用酒精,例如酒精擦浴或皮肤消毒,都有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温馨提醒


头孢类抗菌药物是最常被报道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所以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偏颇理解,只有头孢类会造成双硫仑样反应,但是这个锅只给头孢类抗菌药物背未免不太不公平。


但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品(含有可抑制乙醛代谢的结构或含有酒精)较多,此处无法一一列举,为保证用药安全,不建议在服药期间同时使用含酒精的药品/食品,如果实在不能确定,应该先咨询医师或药师,在其指导下用药。所以喝酒不单止不能开车,还不能乱吃药,以后遇到不想喝酒的场合,除了车钥匙,随身一个头孢药盒保平安。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 主任药师 何艳玲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