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中药安全使用

冬病夏治正当时,药膳调补最适宜

发布日期:2021-08-04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管中药师 杜婕莹

又是一年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冬病夏治的理念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法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又“长夏胜冬”。简单来说,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从而缓解冬季疾病的症状或避免冬季发病,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天人合一“和“治未病”思想观念的具体运用。

因此夏季进行适当药膳调补,有利于冬病的治疗和缓解,本文推介三款适合冬病夏治的药膳。


黄芪当归乌骨鸡汤

冬病夏治正当时,药膳调补最适宜


材料:黄芪60克,当归20克,乌骨鸡1只。

做法:将乌骨鸡去毛和内脏,切块洗净,加适量水,放砂锅中与黄芪、当归共炖,鸡肉熟烂后,加调味品,饮汤食肉,可分作3-4次食用。在夏季每周食用1次,可取良效。

功效:此药膳适用于平素易于感冒、畏寒肢冷、痰液清稀或成泡沫样、神疲乏力、舌质淡或淡胖、苔薄白腻、脉细弱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 黄芪性微温味甘,益气固表,为补气诸药之最,并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耐缺氧能力;

■ 当归性温味甘辛,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黄芪与当归组成当归补血汤,有益气活血的功效。

■ 乌鸡滋肾养血,内含丰富的黑色素、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尤适合体虚血亏、肝肾不足、脾胃不健的人群食用。

黄芪、当归与乌骨鸡同炖,可达到益气养肺、滋肾养血的目的。


五味芡实粥

冬病夏治正当时,药膳调补最适宜


材料:五味子10克,芡实、莲子各30克,山药20克,粳米100克,白糖20克。

做法:将五味子、芡实、莲子洗净,莲子去皮和心;粳米淘洗干净,山药打成细粉备用。将粳米、五味子、芡实、莲子同放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撒入山药粉、白糖,再煮5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粥50~100克,正餐食用。

功效:此药膳适用于脾肾阳虚的慢性腹泻患者

■ 山药味甘,补而不腻,香而不燥,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

现代医学认为,山药因能使水分从膀胱排出,减少肠道内的水分,故能减少大便溏薄的症状。

■ 芡实性味甘、涩、平,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祛湿止带功效,并含有丰富的淀粉及多种维生素,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 五味子味甘、酸,性温,能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

■ 粳米味甘,性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

米汤,又是治疗虚症的食疗佳品。诸药合用,共取健脾补肾、涩肠止泻之功。


附片蒸羊肉

冬病夏治正当时,药膳调补最适宜


材料:制附片10克,鲜羊腿肉500克,清汤250毫升,料酒15克,葱节6克,姜片6克,胡椒粉、味精、盐适量,熟猪油30克。

做法:将羊肉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熟,捞出,切成肉块,与制附片同放入大碗中,并放料酒、熟猪油、葱节、姜片、肉清汤,隔水蒸3小时。食用时可撒上葱花、味精、胡椒粉。食肉饮汤,佐餐食用,随量服食。

功效:此药膳适合身寒阳虚的痹痛患者食用

■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的功效,是治痹证疼痛之圣药。同时需注意,附子有毒不宜生用,炮制后附子毒性降低,故常用制附子,并久煎。

■ 羊肉性温味甘,为补阳佳品,搭配制附子可温阳散寒、攻补兼施,攻邪不伤正。

此药膳中的附子与羊肉都属大热之品,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痹者,临床可表现为关节冷痛,痛处不移,痛如锥刺,关节处怕凉喜热,上下不通,局部拘挛,舌苔薄白,脉弦紧。

风寒湿痹患者治疗时应祛风除湿、温经通络,平时可适当食用黑大豆、葱、姜、胡椒、黄鳝、蛇肉、狗肉、羊肉等,慎食滋腻碍湿食物,如猪脂、蟹肉等食物。


调补小贴士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药膳均只适合虚寒型的冬病患者。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同一种疾病也会有不同的证型。比如,阴虚火旺体质人群、发热患者、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咯血患者等,皆不适宜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最好在正规医疗机构中医师的辨证施治后才能进行,避免因盲目治疗引发副作用。

总之,夏季三伏时节如能充分调养,冬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习惯及心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健脾助运、补肺温肾、化痰祛湿之法进行调理,则能安然度夏、养生防病。



审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王若伦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