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12-16岁青少年安全用药意识,普及科学防蚊知识,8月7日上午,PSM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工作站联合社工部在院内开展“2025年‘安全用药·娃娃抓起’合理用药科普活动”,共30名高、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通过“知识科普+手工体验”形式,结合趣味实验与中药材观察,为青少年带来一堂生动的健康课堂。
(图1:大合照)
活动分为“安全用药知识科普”与“防蚊虫香囊制作”两大环节。在首环节中,主讲药师朱嘉平以“药品安全——青少年必备用药技能”为主题,通过互动问答点燃现场气氛:“看图识物——以下哪个是药品?”引发学生们思考并踊跃举手。课程结合“药盒看一看”、“泡腾片溶解实验”等趣味互动实践,直观讲解“如何识别药品”、“如何识别有效期”、“正确保存药品”、“危险信号识别”四大核心知识。参与学生纷纷表示刷新了认知。
(图2:泡腾片溶解实验)
课程设计避开复杂术语,用实验和实物观察贴近学生认知。课程总结阶段,学生向药师现场提问“开封的药要不要放冰箱?”“大人吃的药我能吃吗?”等高频问题,药师一一作答。
(图3:互动问答)
(图4:药盒看一看)
第二环节聚焦夏季健康防护,中药师廖静怡结合广东地区近期流行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强调防蚊重要性,并带领学生通过摸一摸、闻一闻认识中药艾叶、薄荷、丁香等中药材,并讲解中药驱蚊原理。在药师指导下,学生们亲手制作专属防蚊香囊。“我喜欢它的味道,放了好多药材!”“回家要挂在书包上防蚊!”学生们举着成品合影,现场充满欢声笑语。
(图4:学生亲手制作香囊)
本次活动精准覆盖12-16岁青少年,针对该年龄段“初步认知但价值观待引导”的特点,通过趣味科普与实践体验,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用药价值观,不仅掌握了“过期药识别”“剂量安全”等实用生活技能,更深刻理解药品不滥用的核心原则。尤其对于需住宿的学生,深化了"自主管理药箱"的责任意识——从辨识常备药品有效期、掌握正确储存方法,到理解“对症用药不跟风”的生活准则,切实提升了独立应对日常健康问题的能力,为其迈向自主健康的集体生活建立根基。除了传递了安全用药知识,本次活动更通过中医药实践激发了青少年对健康生活的兴趣。工作站将持续开展此类科普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撰稿:PSM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 罗凯菲
审核:PSM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 苏健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