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免疫系统参与其发生、发展。多发性硬化的定义中“多发” 的含义有二:时间上多发是指有 2次或 2次以上发作;空间上多发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有2个或2个以上部位病变。
“硬化”是指病理上中枢神经系统中,在炎症脱髓鞘基础上,由于胶质增生等修复过程而于局部形成硬化斑块。
多发性硬化症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常累及大脑、脊髓白质、皮质下结构、脑干、小脑和视神经等。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进展,最终可导致患者肌肉协调性丧失,视力减弱、功能丧失。
临床上对于多发性硬化的免疫病理也发生了观念上的转变,从单纯认为由T细胞介导疾病转变为认识到B细胞在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靶向B细胞的治疗药物有奥法托木单抗、奥瑞珠单抗等。
奥瑞珠单抗是一款针对多发性硬化症的精准靶向治疗肿瘤细胞药物,能够特异的靶向结合CD20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是属于抗体类药物。
用于成人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症(包括临床孤立综合征、复发-缓解型疾病和活动性继发进展型疾病)和成人原发性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
奥瑞珠单抗必须由医护人员采用无菌技术配制,使用无菌针头和注射器配制稀释后,由医护人员给患者进行输注。
初始剂量:300mg,静脉输注,两周后再次静脉输注300mg。
维持剂量:600mg,静脉输注,每6个月一次。
输液完成后密切监测患者至少一小时。在初始剂量第一次输注后 6 个月给予第一次维持剂量。
1、感染评估:在每次输注奥瑞珠单抗之前,确定是否存在活动性感染。如果存在活动性感染,应推迟奥瑞珠单抗的输注,直至感染消失。
2、进行预处理:
在每次输注奥瑞珠单抗前约 30 分钟,静脉注射 100 mg 甲泼尼龙(或同类的皮质类固醇),以减少输液反应的频率及严重程度。
在每次输注奥瑞珠单抗前约 30~60 分钟,用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进行预处理,以进一步降低输液反应的频率及严重程度。
也可考虑加入解热剂(如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预处理。
输注反应:对输注反应处理建议依赖于反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对于危及生命的输液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永久停用奥瑞珠单抗,并给予适当的支持性治疗。对于不太严重的输液反应,可能需要暂时停止输液、降低输液速度和/或进行对症治疗。
感染:活动感染患者延迟给予奥瑞珠单抗至感染被解决。用药治疗期间和终止后建议不用活减低或活疫苗进行疫苗接种,直至B-细胞充分供应。
免疫球蛋白的减少:免疫球蛋白G水平下降(IgG<lln< font="">)与严重感染发生率增加之间存在关联。对于患有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或复发性严重感染的患者,以及因长期低免疫球蛋白血症需要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时,应考虑停止奥瑞珠单抗治疗。
恶性病:用奥瑞珠单抗可能存在恶性病的风险增加,包括乳癌。
免疫介导的结肠炎:在奥瑞珠单抗治疗期间监测患者是否有免疫介导的结肠炎,如果出现可能表明免疫介导的结肠炎的体征和症状时(如新发的或持续性的腹泻或其他胃肠道体征和症状),应及时评估。
呼吸道感染、咳嗽、输液反应、皮肤感染、疱疹相关病毒感染、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等。
奥瑞珠单抗小瓶的贮藏:储存于 2°C~8°C 的环境中,并存放于外包装盒中以避光。请勿冷冻或摇晃。
配制后输注溶液的贮藏:在开始静脉输液之前,输液袋中的内容物应置于室温环境中。配制好的溶液应立即使用。如果不立即使用,可在 2~8°C 的冰箱中最多储存 24 小时,或在 25°C 及以下的室温中最多储存 8 小时,该储存时间包含输液时间。
奥瑞珠单抗注射液尚未纳入国家医保范畴。奥瑞珠单抗虽然未纳入医保范畴,但近些年来,国家逐步通过包括降关税、加快创新药进口上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质量监管、综合施策等手段,让患者们切实感受到急需靶向药品价格有明显降低。
上述内容仅作为介绍,药物的使用请必须经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