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在各大医院的中药房内经常发现小袋包装的颗粒状中药,这种创新剂型叫“中药免煎颗粒”。 中药免煎颗粒是指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料,按照中药制剂浸提法、选用适当的溶媒和程序、将其中药饮片中的可溶性有效成分浸出,经浓缩干燥,按一定比例制成统一规格、 统一剂量、 统一质量标准的新型配方用药散剂或颗粒剂。
根据目前对我院门诊患者的调研发现,患者对此类新型免煎颗粒褒贬不一,有人称赞其方便快捷,有人质疑其药效质量,有人嫌价格昂贵,也有人觉得不应该抛弃传统的煎煮中药文化。因此我们今天有必要来好好聊聊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煎煮中药饮片的差异。
早在199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浓缩颗粒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中就刊载了近40篇临床应用免煎颗粒剂与中药饮片疗效的系统比较和总结,除部分方剂(如银翘散、葛根芩连汤、柴胡疏肝饮等)颗粒剂显著优于中药饮片共煎外,其余均无显著差异,有60多位作者肯定了免煎颗粒剂的满意疗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1年7月5日正式发布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及《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首次规定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饮片管理。其后几年,孔铭等通过对乳康舒免煎配方颗粒与煎煮剂饮片的指纹图谱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乳康舒分煎制成的免煎颗粒与其合煎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基本相同,其共有成分比例相近。
以上种种研究报道说明中药免煎颗粒替代传统饮片煎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中药免煎颗粒能够在不改变中医师传统处方习惯的前提下,做到辩证施治、随证加减,符合中医特色,具有不需煎煮、方便快捷、安全卫生、计量准确等优点,更能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临床应用的需要,使得喝中药也可以像喝咖啡一样方便,把一包包小袋装中药配方颗粒倒进杯里,热水一冲,就可简单快捷地感受中药的疗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然而,中药免煎颗粒与煎煮中药饮片相比,也存在不足之处。传统中药煎煮文化中的分煎与合煎绝不是一个简单数学加减关系。中药本身含有很多种化学成分,复方共煎时有些成分之间会起化学反应,能改变药液的pH值,具有某些增溶、增效、降毒的作用。
因此,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各有特色,在使用中不可偏废,要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