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您所在的地区已自动升级为"移动烧烤摊",太阳公公正在免费派送"铁板烧"套餐!
重点防范对象
热射病——这位"夏日刺客"专挑不防晒的"勇士"下手!
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 比前任还上头的体温
- 比老板画饼还快的意识蒸发
- 自带"人体喷泉"特效(可惜喷的是汗不是钱)
中暑,我们可能都听说过,但热射病可能就没那么熟悉了。其实,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不仅仅是程度上的不同。
1、普通中暑
这就像是我们身体的“空调”暂时出了点小毛病,体温会有所升高,通常在38-40℃之间。
这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头晕、口渴、出汗增多。
2、热射病
就是Pro Max级别的中暑。这种情况下,体温会飙升到40℃以上,而且会出现不出汗、意识不清、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状。
据报道,2022年热浪袭击了我国83.64%的城市,因热射病就诊人数达到53.9万,达到2021年就诊人数的3倍左右。而其死亡率更是超过50%。
我们的体温调节系统就像一个精密的空调系统,正常情况下是这样工作的:
下丘脑的温度感受器感知到体温升高→启动汗腺排汗散热→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体温恢复正常,保持在36-37.2℃。
但是,当热射病发生时,这个系统就会完全瘫痪:
- 散热机制瘫痪:汗腺功能衰竭,导致我们无法出汗。
- 产热失控:肌肉震颤持续产生热量。
- 细胞“被蒸煮”:体温超过40℃,导致蛋白质变性。
- 多米诺骨牌效应: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意识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全身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导致代谢废物堆积。
以下人群特别容易受到热射病的威胁:
热射病的发展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预警信号:
1、先兆中暑
- 体温<38℃
- 警报信号:头痛头晕、四肢无力、注意力涣散等
2、热痉挛
- 体温一般正常
- 警报升级:大量出汗、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收缩痛等
3、热衰竭
- 体温≦40℃
- 危机前兆: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等
4、热射病爆发
- 体温>40℃
- 致命三联征:意识丧失(谵妄、昏迷)、停止出汗(皮肤干烫)、多器官衰竭(抽搐、呼吸困难)
面对热射病,及时的急救至关重要。这里有一套简单的急救口诀:“一移二降三补水,医疗急救是根本”。
转移阴凉处
- 立即撤离高温环境,选择通风阴凉的地方,比如树荫下或者空调房里。
快速降温
脱去外衣,用冷水喷洒身体并用风扇吹,或者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动脉处放置冰袋。
补充电解质
如果意识清醒,可以少量多次饮用含盐饮料(每500ml水+1.5g盐);如果意识模糊,不要喂水,以防窒息。
紧急送医
拨打120时说明情况,可能是热射病,并在转运途中持续物理降温。
需要注意的是,热射病中使用退烧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是无效的,甚至可能对肝、肾造成伤害。
预防热射病,我们可以遵循“三防三要”原则:
01、三防措施
- 防暴晒:尽量避免在10:00-16:00这个时间段外出。
- 防脱水:每小时补充200ml电解质水。
- 防封闭:不要将儿童或宠物单独留在车内。
02、三要习惯
- 要渐变:空调温度设定不低于26℃,保持室内外温差不超过8℃。
- 要透气:选择棉麻材质的衣物,透气性比化纤材料高30%。
- 要休息:户外工作每45分钟休息15分钟。
使用酒精擦拭是不可取的,因为高温下皮肤吸收酒精可能导致中毒昏迷。
审稿专家: 民权县人民医院 杜冰 副主任医师
标签 热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