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吹空调吹出“内伤”?药师解析夏日中医“御寒”养生指南

发布日期:2025-06-29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管中药师 杜婕莹

夏日高温,空调续命?

但这份凉爽可能暗藏“健康罚单”!

这些空调病,你是否有过这些体验:


这些症状在中医看来,多由“人造风寒”引发——空调环境下,寒邪趁虚而入,打破身体阴阳平衡。作为中药师,今天带您从中医理论出发,科学应对“空调病”,用饮食与生活调护筑牢健康防线。



【药师解析】空调“内伤”中医病理机制

看似偶然的不适,实则是寒邪侵袭的连锁反应:

病理环节

中医理论解析

典型症状表现

卫阳被遏

冷风直吹致毛孔闭合,卫气(体表防御系统)运行受阻

恶寒无汗、头痛头重、颈肩僵硬

脾胃虚寒

寒气直犯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受损

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口淡乏味

寒凝经脉

寒邪凝滞气血,经络运行不畅

腰背酸痛、关节发凉、旧伤易复发

燥邪伤津

空调抽湿导致体内津液耗伤

咽干喉痛、皮肤干燥、干咳无痰

营卫失调

室内外温差骤变,体温调节功能紊乱

反复感冒、免疫力下降、自汗畏风

【精准防护】三层防御体系

1. 环境调控——打造恒温护阳空间

①空调温度设定26-28℃,避免直吹大椎穴(后颈最高骨下方,阳气汇聚处)

②早晚开窗通风30分钟,搭配加湿器维持40%-60%湿度,减少燥邪侵袭

2. 局部防护——重点部位精准保暖

①常备薄外套/披肩护住肩颈,膝腹部位覆盖薄毯

②久坐时可在腰部垫靠垫,减少寒邪直侵

3. 动态调护——促进气血循环

①每小时起身拍打肩背5分钟,或做扩胸运动疏通经络

②减少冰饮瓜果摄入,改饮温热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颗煮水)


【药膳调理】四道对症食疗方

1. 姜枣驱寒茶(适用于胃寒肢冷)

配方:生姜3片(带皮拍碎)、红枣5颗(去核)、红茶5g(可选加红糖)

功效:生姜辛温散寒,红枣益气养血,共奏温中暖胃之效

2. 紫苏生姜饮(适用于受寒初起)

配方:鲜紫苏叶10g(或干品5g)、生姜3片,沸水焖泡10分钟

用法:趁热饮用,微微汗出即可,助寒邪从表而解

3. 黄芪防风粥(适用于体虚易感冒)

配方:黄芪20g、防风10g(纱布包)、粳米100g

原理:黄芪补气固表,防风祛风散寒,粥食温和调养卫气

4. 四神汤(适用于脾胃湿困)

配方:莲子、芡实、山药、茯苓各15g,搭配猪肚/排骨煲汤

作用:四药合用健脾祛湿,改善腹泻、身重、纳差等症。


【药师特别提示】

1. 药膳仅作日常调护,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2. 体质辨识很重要:

①阴虚体质(常口干咽燥、手足心热)慎服姜枣茶

②孕妇、哺乳期女性使用药膳前建议咨询中医师或药师


【核心原则】平衡为要,防治结合

空调本是消暑工具,合理使用需把握“度”:

①护好“阳气门户”(大椎、肩颈、腰腹)

②遵循“饮食温养”原则,少生冷、多甘温

③结合药膳增强体质,方能在享受清凉的同时,让寒邪无处遁形!

今日行动建议: 办公室常备一条薄围巾,从守护大椎穴开始,开启夏日健康模式!



审稿专家:王若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管中药师 杜婕莹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