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它的单价为2000余元一支,一次治疗费用接近万元,让多少患者感觉压力如山,心痛如绞?
然而,经过激烈的价格谈判和药品集中采购的强力推进,如今的它“药比黄花瘦”, 仅需114元,不到原价的一个零头,单次治疗直接比之前减少9000余元!价格直接打骨折,跪到地板上,这样的价格,是否让你怀疑“便宜没好货”?但事实恰恰相反,这正是紫杉醇的新形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说起紫杉醇,很多肿瘤患者并不陌生,它在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等多种癌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顾名思义,紫杉醇最初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提取而来,但由于产率极低且会造成红豆杉树木被大量砍伐,它的早期使用受到了极大限制。
随后科学家们开始了一系列人工合成路线的探索,终于发现在红豆杉的叶子与树皮中有一种物质与紫杉醇结构相似,可以提取出来后再加以人工的化学结构修饰最终合成紫杉醇,从而大幅提高产量。
通过这种半天然提取半人工合成的生产方法,紫杉醇终于从实验室走向了临床,可以惠及到广大患者。
似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紫杉醇虽然效果很好,水溶性却极差。受限于早期技术,我们不得不在药品中添加一种叫聚氧乙烯蓖麻油的增溶剂来帮助紫杉醇溶解,不巧的是,这个增溶剂可能会引起超敏反应(主要包括潮红、皮疹、低血压、高血压、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甚至是休克等)以及肾脏、心脏和神经毒性等。
相比之下,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中没有这种增溶剂,它是利用人血白蛋白(我们身体里原本就存在的蛋白质,不会引起超敏反应,安全无毒)与紫杉醇相结合形成一种纳米级的白蛋白 - 紫杉醇颗粒,可以混悬在生理盐水中,从而进入人体发挥作用。这种纳米颗粒能够渗透到肿瘤血管和淋巴系统中,更精准地将药物输送到肿瘤细胞,可以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果。
当然,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虽然降低了毒性,但并非完全无毒。在临床使用中,它也可能引发包括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胃肠道以及肝肾功能等方面的不良事件,因此其说明书上才会有密密麻麻让人看不懂的小字,我们使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也一定要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才可以哦。
从药物的发展与时代的变革中一步步回溯,我们不禁感慨,曾经毒性不小的紫杉醇也可以减毒增效,曾经昂贵如黄金的药物如今变得亲民。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正引领我们稳步迈向健康中国的目标。
审稿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 黄璞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药学部 刁长冬 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