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身体不同部位的结石,如何应对大有讲究!

发布日期:2025-06-24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药师 杨郭韬

人体内产生的结石种类繁多,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结石在日常注意事项和药物治疗方面存在差异,以下是常见结石我们的应对方法。



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是尿液中晶体过饱和析出形成的结石,可发生于肾、输尿管、膀胱等部位,主要分为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等类型。


治疗方法:

1. 饮食调整

  • 草酸钙结石:忌菠菜、甜菜等高草酸食物
  • 尿酸结石:限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
  • 胱氨酸结石:严格控制钠盐和蛋白质
  • 每日饮水2-3升,保持尿液清亮;跳绳等运动助排石。

2. 药物治疗

  • 止痛: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等
  • 排石:坦索罗辛(松弛输尿管)、排石颗粒等中药
  • 防复发:
  • 噻嗪类利尿剂(降尿钙)
    别嘌呤醇(控尿酸)
    枸橼酸钾(碱化尿液)

3. 病因治疗
积极控制原发病(如甲旁亢、痛风、尿路感染)以预防复发。



胆道结石
(包括胆囊和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与胆汁成分异常、胆囊功能障碍、个体代谢及生活习惯等有关。

治疗方法:

1. 饮食管理

  • 执行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饮食原则
  • 减少胆汁分泌负担,改善胆固醇代谢
  •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2. 治疗策略

  • 无症状者:定期观察
  • 有症状者:可试用熊去氧胆酸(效果有限)
  • 多数需手术治疗

3. 风险防控

  • 警惕并发症:急性胆囊炎、胆管炎(典型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胰腺炎
  • 定期随访监测癌变风险

胆管结石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分为原发性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

原发性结石:

  • 胆道感染
  • 寄生虫(如肝吸虫)
  • 胆汁淤积

继发性结石:胆囊/肝内结石移位

治疗方法:

1. 饮食管理

  • 烹饪方式:优选蒸/煮/炖/凉拌,避免煎炸
  • 饮食原则:低脂低胆固醇,保证优质蛋白
  • 进餐要求:定时定量,忌暴食或空腹
  • 注意:饮食调理需长期坚持,不能替代正规治疗

2. 治疗原则

主要治疗:手术/内镜取石

辅助治疗:

  • 抗生素控制感染
  • 消炎利胆药物对症

3. 药物干预

对症用药:消炎利胆药/止痛药(需医嘱)

溶石治疗:熊去氧胆酸(胆固醇结石)



肠道结石

肠道结石(肠石症)是指肠道内形成的异常固体团块,可能引发肠梗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其形成原因复杂,与饮食、疾病、药物、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

治疗方法:

1. 饮食管理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蔬菜、水果等)
  • 避免易致便秘食物
  • 保持规律排便习惯

2. 治疗原则

  • 保守治疗:改善饮食+多饮水促排石
  • 手术治疗:适用于大结石或并发症(如肠梗阻)

3. 注意事项

  • 避免排便过度用力
  • 防止结石移位加重症状
  • 警惕肠道损伤风险




审稿专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杨萍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