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已过,夏天的热浪蓄势待发,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蚊子,防蚊同时更要防治登革热。下面药师手把手教您“破译”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属于乙类传染病。在我国,其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每年的5月到11月份是登革热发病的主要时间,高峰期为7到9月份。
一、登革热的常见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 1~14 天,多为 5~9 天。多数病例症状较轻,少数为重型登革热。
1、典型轻症症状:
(1)发热。发热为其首发症状,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 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可伴有头痛、肌肉痛、关节痛。
(2)皮疹。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融合成片的红色斑疹,其中可见散在小片正常皮肤)。
(3)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症状。
2、少数重型症状:
(1)休克:在持续发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恶化并出现休克表现,可出现寒战、皮肤湿冷、烦躁不安、口唇紫绀、脉速、脉压差小于 20mmHg,血压下降甚至不能测出等。
(2)出血:可表现为全身出血、栓塞、全身多功能衰竭。
(3)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以脑病、脑炎为主,表现为嗜睡、烦躁、行为异常、谵妄、昏迷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4)心脏、肾脏、呼吸系统受累。
二、登革热的诊断
具有登革热临床表现,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登革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培养分离到登革病毒;
3、血清登革病毒 IgG 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
三、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下是对症治疗:
结语
预防登革热的有效途径是防蚊灭蚊,切断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清理蚊虫孳生地,清理积水;开展灭蚊行动,杀灭蚊子;避免蚊子叮咬,家里安装纱窗、使用蚊帐。
一审: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技服务站 陈艺丹
二审: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技服务站 吴兰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