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是第22个“世界狼疮日”,对于这种疾病,大家了解有多少?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个疾病的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识别并攻击外来病原体,但SLE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健康组织,导致皮肤、关节、肾脏、心脏等多器官损伤,因此称为“系统性”疾病。
1.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作为治疗狼疮的“基石”,糖皮质激素能够快速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控制病情活动。但长期使用需警惕其副作用,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
2.抗疟药(如羟氯喹):羟氯喹不仅能治疗疟疾,还能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狼疮症状,降低复发风险,且副作用相对较小,是狼疮治疗的“明星药物”。
3.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来控制病情,常用于中重度狼疮患者,但需密切监测其潜在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狼疮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针对特定免疫环节的生物制剂应运而生,为狼疮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贝利尤单抗:作为全球首个用于治疗狼疮的生物制剂,能够靶向抑制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从而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控制病情活动。
2.泰它西普:通过同时靶向阻断两种导致狼疮的关键因子(BLyS和APRIL)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SLE的双靶点生物药,能显著降低疾病活动度且安全性良好。
3.利妥昔单抗: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狼疮,通过清除B淋巴细胞来抑制自身免疫反应。
除了上述药物,科学家们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例如:
1.CAR-T细胞治疗:靶向清除产生自身抗体的B细胞,以实现SLE患者长期无药缓解,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2.干细胞移植:通过重建免疫系统来达到治疗目的,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05、合理用药,个体化治疗是关键
狼疮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造成病情反复或加重。
06、 保持乐观,积极面对生活
虽然狼疮目前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和良好的自我管理,大多数患者都能控制病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红斑狼疮患者应避免过度日晒,维持良好作息习惯。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也是战胜疾病的重要因素。
狼疮治疗的道路虽然充满挑战,但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问世,为狼疮患者带来福音。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战胜疾病,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审稿专家:广东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魏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