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地骨皮:枸杞根的“黄金外衣”,阴虚火旺的平民救星

发布日期:2025-05-08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东莞市人民医院 中药师 卢淑如

枸杞的果实被誉为养生界的明星,而其根皮——地骨皮,则如同一位隐居的智者,静静披着“黄金外衣”潜藏于地下。

中医药界认为枸杞子性平,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而地骨皮性寒,擅长清透虚火、凉血除蒸。

同一植物的果实与根皮,竟然蕴含着“一补一清”的奥秘。这种现象,正是中医“取类比象”理论的精妙体现:果实生长于阳光之下,吸收天地之阳气以滋补身体;根皮则深植于阴凉的土壤之中,汲取地阴之气以清热解毒。

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味“平民救星”——枸杞根的神秘面纱。

古籍记载:千年退热验方

《神农本草经》(东汉)

首载其“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奠定凉血退热基础。

《本草纲目》(明)

李时珍称其“泻肾火,退骨蒸”,创外用止血法。

《温病条辨》(清)

吴鞠通将其融入青蒿鳖甲汤,专克温病虚热。

基本情况介绍:虚火克星的三大战场

来源与加工

基源:

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

采收:

春秋两季采挖,剥皮晒干,以皮厚色黄者为佳

药性

性寒,味甘微苦;归肺、肝、肾经

临床应用

阴虚发热:

因其甘寒清润,专清阴中之热,适用于阴虚内热、骨蒸盗汗等。

血热出血:

其药性甘寒入血分,善清泄血分之实热,适用于鼻衄、崩漏、皮肤紫癜等出血病症,可与大蓟、仙鹤草等配伍使用。

肺热咳嗽:

地骨皮性寒,入肺经,能清肺中之郁热,降肺中之伏火,适用于邪热壅肺、气逆不降之咳嗽气喘,常与桑白皮、甘草等配伍。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9-15g(虚热重者可用至30g)

外用:

炒炭研末敷伤口止血

辨真伪

特征

正品地骨皮

常见伪品(鹅绒藤皮)

来源

茄科植物

萝藦科植物

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

鹅绒藤的干燥根皮或茎皮

外表面

灰黄色,纵裂纹粗深

灰棕色,纵皱纹细密

易成鳞片状剥落

具横向皮孔

断面

分层明显,纤维性强

分层不明显,纤维性弱

质地

体轻,质脆,易折断

质硬,不易折断

气味

味微甘后苦

味苦无回甘

水浸液

在紫外灯下显淡蓝色荧光

无此特征

化学研究:天然成分的协同作战

化学成分

甜菜碱:

血糖调节师(通过激活胰岛β细胞功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亚油酸:

心血管卫士(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阻断血管收缩信号)

枸杞酰胺:

炎症灭火器(靶向NF-κB通路,抑制TNF-α等炎症因子释放)

地骨皮多糖:

免疫指挥官(激活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升NK细胞活性)

药理作用

降糖护胰、抗炎抗菌、稳压护心、抗氧延衰

现代应用:古药焕发新生

临床新突破

糖尿病:

联合二甲双胍,糖化血红蛋白快速降低

放化疗口干:

煎剂含漱,唾液量增加

银屑病:

外洗方中配伍白鲜皮,皮损消退加

成药制剂

地骨降糖胶囊:

配黄芪、山药,控糖护胰,用于糖尿病阴虚证

清肺宁络颗粒:

合白茅根,止血润肺,用于支气管咯血

更年安片:

搭女贞子,缓解潮热盗汗

药膳食疗:厨房里的清火秘籍

地骨皮双冬饮

地骨皮10g+麦冬5g+天冬3g

适用于熬夜虚热、口干目涩

黄金衣老鸭汤

地骨皮15g+玉竹10g+老鸭半只

适用于更年期潮热、夜间盗汗

应用指南:科学使用五步法

辨体质:

舌红少苔、手脚心热者适用

分病程:

虚热初期单用,久病配伍养阴药

控剂量:

每日不超过30g,疗程<3个月

避冲突:

与铁剂间隔2小时服用

勤监测:

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测血糖

使用注意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易腹泻、怕冷)者慎用

孕妇慎用(大剂量或引发宫缩)

药物相互作用

与降糖药、降压药同用可能增强药效,但需监测血糖、血压

避免与寒凉药物(如黄连)过量配伍,以防伤胃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东莞市人民医院 中药师 卢淑如

审稿专家:东莞市人民医院 陈婷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