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吃完荔枝别丢核,散结止痛好帮手

发布日期:2023-06-25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品信息科主管药师 郑绮姗

作者: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品信息科主管药师 郑绮姗

编排: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主任药师 傅永锦



荔枝核

每年5月过后,渐入初夏,又是荔枝成熟的季节。荔枝红皮白肉,鲜甜多汁,可谓岭南佳品。然而,大家习惯享用完荔枝之后,把荔枝核丢弃。且慢,荔枝核可是一味了不起的中药哦。

荔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用时捣碎。以粒大、饱满、光亮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

效用分析

  • 主入肝经,味苦能泄,性温祛寒,有疏肝理气、行气散结、散寒止痛之功。为治寒滞肝脉之疝气疼痛、睾丸肿痛的常用药物。

  • 苦泄温通,入肝经,有疏肝、理气止痛作用,也可用于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肝郁气滞血瘀之痛经及产后腹痛。

古籍中的荔枝核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得疝气,服用荔枝核后得以痊愈。后来白居易把荔枝核治疗疝气的功效告知当时的御医,御医在编修“本草”时,收集了荔枝核。于是,荔枝核作为一味中药流传下来。后世典籍对荔枝核的记载如下:

【本草摘要】

《本草衍义》(北宋):“治心痛及小肠气”。

《本草纲目》(明):“荔枝核入厥阴,行散气滞,其实双结而核肖睾丸,故其治癞疝卵肿,有述类象形之义”,“行散滞气,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痛”。

《本草备要》(清):“入肝肾,散滞气,辟寒邪,治胃脘痛,妇人血气痛”。

【方剂举隅】

荔枝散(《景岳全书》)

药物组成:荔枝核、大茴香。

功能与主治:行气,散寒,止痛。适用于疝气痛极。


木香楝子散(《张氏医通》)

药物组成:川楝子、川萆薢、石菖蒲、荔枝核、茴香等。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通络止痛。适用于睾丸偏坠,久治不效属湿热者。

现代研究中的荔枝核

【化学成分】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荔枝核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脂肪酸类: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等;挥发油:3-羟基丁酮,丁二醇,顺式=丁香烯,别香橙烯,葎草烯等,此外,还有黄酮、皂苷、有机酸、多糖等。

【药理作用】

荔枝核有多种药理作用,如降糖,降脂,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调节免疫,抗氧化和改善学习记忆等。

【成药例证】

十香丸

  • 药物组成:香附(制)、小茴香(炒)、乌药、沉香、丁香、荔枝核(炒)、木香、陈皮、猪牙皂、泽泻(盐水炒)。

  • 功能主治:疏肝行气,散寒止痛。用于气滞寒凝所致的疝气、腹痛。

降糖舒胶囊

  • 药物组成:人参、枸杞子、黄芪、葛根、山药、黄精、五味子、熟地黄、地黄、玄参、麦冬、知母、生石膏、天花粉、刺五加、益智仁、牡蛎、芡实、枳壳、丹参、荔枝核、乌药。

  •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用于气阴两虚所指的消渴病,症见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生力胶囊

  • 药物组成:人参、肉苁蓉、熟地黄、枸杞子、淫羊藿、沙苑子、丁香、沉香、荔枝核、远志。

  • 功能主治:益气助阳,补肾填精。用于阴阳两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耳鸣、阳痿早泄。

荔枝核的食疗

荔枝核获取容易,药食两佳,下面介绍几款食谱,供大家参考。

荔枝蜜饮

原料: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做法:荔枝核敲碎后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 30 分钟,去渣取汁,趁温热调入蜂蜜,拌和均匀即可。早晚2次分服。

功效:益气养血,和营止痛。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荔枝核酒

原料:荔枝核250克,小茴香15克, 苏木60克,白酒适量。

做法:将荔枝核打碎,与其余两药泡入酒中,15天后可用。月经前,每 次10-15毫升,每天2次,连服3-5天。

功效:益气养血,和营止痛。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荔枝核陈皮饮

原料:荔枝核6克,陈皮6克。

做法:将荔枝核、陈皮分别焙干、打粉,混匀,温水送服,早晚一次。

功效:益脾健胃,温中止痛。用于寒凝气滞引起的肝气犯胃型疼痛。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