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用药分享】生姜竹芋羹——止吐又好吃

发布日期:2023-06-19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惠州市中医医院 陈文华

前几天的晚上,我家小孩可能在亲戚家吃多了零食,到家约10点钟,开始说肚子疼,给他肚脐搽了点保心安油没见好转,到了约11点,拉了一次不成形的大便,,接着呕吐,以为吐完了会没事,哪知道到了第二天早上还是说肚子不舒服,而且吃点东西就吐,突然想起前几天一个亲戚拿了点“冬笋粉”放在厨房架子上,记得以前小时候我妈煮给我吃过,感觉它对肠胃不舒服效果挺好的,于是立刻动起手来,5岁小孩“冬笋粉”大半汤匙就够了,为口感更好,再加了半汤匙白糖,再加小半碗水,将碗放在锅里,在锅底放点水,边加热连搅拌,直至冬笋粉浆变成稠糊状即取出放温。

可能口感好,一下子吃完了,吃完冬笋粉羹后,倒是一个上午没吐,但到了下午又吐了起来,回想病情发展:刚开始是食积,吐泻过后食积是消了,却感受风寒,导致呕吐,冬笋粉祛湿气还行,但祛寒止呕不是它的功效,故应再加生姜祛寒止呕为对症



于是改方动手再做:取生姜一节(约10克),榨汁(没榨汁机,只能用砧板加刀背和纱布来榨姜汁),冬笋粉和白糖照上次的量,按上次做法再煮了半碗生姜冬笋粉羹。这次做出来的羹金黄色的,还飘着姜的香气,感觉色香味俱全了,半碗下去,一个下午没见呕,精神也恢复了许多,为巩固疗效,晚上再煮多一次吃了,就没再呕吐了。




竹芋

为了进一步了解冬笋粉的正规植物学名和功效,我习惯性地按冬笋的名字在中国植物志的官方网站上搜索,竟然搜不到,看来冬笋只是我们当地的俗名,与中国植物志的正式学名不一致,只好发图片求助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彭光天教授,经彭教授鉴定为竹芋科的竹芋.又名竹薯、冬笋薯、沙谷米、冬粉薯、葛郁金等,我们惠州这里的俗名为冬笋,它的根茎和根茎提取的淀粉可作特色功能性食材,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现在南方常见栽培。

再比对中国植物志上的竹芋图片,确实为竹芋。


竹芋与生姜的功能与主治

竹芋

《中药大辞典》对竹芋性味功效的描述为:味甘、淡,性凉,具有清肺,利尿的功效,治肺热咳嗽,小便赤痛。但对其提取出来的竹芋淀粉治疗肠胃湿热的描述却是没有记载。

生姜

《中国药典》对生姜性味功效的记载为: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

竹芋淀粉虽不是药典收载的中药,但在南方地区特别是岭南的民间用得还是很多的,而且口感也还易于小孩接受,确为一味药食两用的良品。生姜治疗呕吐的疗效是比较明确的,中国药典一部(2020版)就有收载。

这两药均价廉易得、效果良好,还口感不错。看来我们身边的中药还是有很多的,只要我们运用得当,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审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主任中药师 黄慧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