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者活动

药学新兵抗疫记——中日医院发热门诊药房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0-03-11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 苏畅、梁志、张镭

“苏畅,你来接班的时候,拿几个小袋。我把这些绿豆饼给大家分一下,每个人下班后从清洁区的更衣柜拿一袋回家尝尝,” 组长都杰老师在和我在微信里说道。


我叫苏畅,是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的一名年轻药师。4个多月前,我刚结束了为期3年的住院药师一阶段规范化培训,被安排到门诊西药房工作。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肆虐湖北,冲击中华大地,也带给我一场洗礼。


每年冬季本就是流感高发季,发热门诊药房药师需要在狭小的药房空间内不停穿梭,在两个不同窗口为肝炎和发热患者提供服务。一个班24小时下来,说不出的疲惫。1月23日,警报拉响,发热门诊首次出现了新冠疑似病例,给原本忙碌的工作带来了一丝紧张的气氛。身处医院抗疫一线,时刻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发热药房的4名药师没有一句怨言,更没有人退缩。药房工作忙碌、紧张而有序。


科室领导接到疑似病例情况通报后,紧急动员,加强发热药房人力,调整工作模式,减少每班次工作时长!正值春节放假前夕,科里很多人员都安排了外出。没有外出安排的药师们也在各药房承担了节假日值班工作。怎么办?科主任、班组长、共产党员上!在科室副主任李朋梅的带领下,李靖、张镭、马建龙、郭冬杰和张翠翠几位老师,放弃假期与家人的团聚时光,主动承担了支援工作。春节假期,他们中有的人仅仅休息了1天。节后上班,赫军副主任,陈文倩,梁志和覃旺军四位老师又先后支援发热药房工作,减轻了发热药房药师工作负荷。之后,经我和梁志老师主动请缨,科室批准,我俩承担了发热门诊药房的白班工作。我在发热门诊药房抗疫一线的工作就此开始啦。


2020年2月17日,今天是我到发热门诊药房工作的第一天。“人员入口”、“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发热门诊复杂的区域划分着实让第一次上岗的我显得懵懂与新鲜。但我没有一丝的畏惧与担心,信心满满,底气十足。自信源于李靖老师的灵魂画师般的草图与视频详细指导,源于梁志老师的先遣小分队带来的宝贵经验,源于各位老师和朋友们在我朋友圈下面的鼓励,源于都杰老师的那一句“你没有来过这边,第一个班你接我的夜班,我不着急回家,咱们都弄清楚”的使人安心的话语。


药学新兵抗疫记——中日医院发热门诊药房工作纪实



穿戴上全套防护装备后,我走出缓冲区,来到了药房。“护目镜得压住帽子的边缘,来,我帮你”。一见面,都老师我就帮我从头到脚、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都杰老师是发热药房的组长,在发热药房工作快5年了,工作细心、麻利,全科出名。认真交接完工作后,她还不放心走,又帮我把工作流程梳理了一遍。临走前, 都老师对我说道:“我的想法特别简单,身在这个岗位,责无旁贷。我们相信你,没问题的,一定能做好支援工作。下班时记得把柜子里你的绿豆饼带回家,有事儿随时给我打电话。” 都老师大姐般的悉心嘱托让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顿时全无。


我在药房里四下张望。药房空间虽然狭小,但收拾得一尘不染,所有药品也码放得整齐有序。我看见了角落里那些消毒后等待晾干的护目镜。这些护目镜经过反复的洗消,原有的绑带已经老化,戴起来松松垮垮。是都老师找来了新绑带换上。“防护好了,大家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想起她这句话,一股暖意涌入心间。


忙碌的八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由于穿脱防护装备耗费时间,防护服等装备数量有限,工作期间大家基本都是不吃、不喝、不去厕所。一场鏖战过后,我与其它科的同事瘫坐在走廊的椅子上,齐刷刷的望向污染区与缓冲区的那一扇门,就像是幼儿园放学时等待父母来接的小朋友。突然从门的那边传出了个熟悉的声音:“药房的小朋友呢?” “栗老师,我在这。”我一边冲着远处走来的身影奋力地挥着手,一边朝着同样等待接班的同事得意地笑了笑。


栗荣欣老师,今年54岁,在发热门诊药房已工作整整10年。“我亲身经历了03年的非典,那时候还没有专门的发热门诊。我们在急诊药房工作,都没有现在这么好的防护,就只有一个口罩。那时候科室领导天天陪我们到晚上十一点,所以我们也都不害怕。这次疫情发生后,科里迅速就加派了人力支援,加强了大家的防护,帮大家解决了实际问题,还带来了慰问品看望我们,这就是咱们药学部这么多年优良传统的传承。”或许是怕我紧张吧,交接班后,栗老师像阿姨一样冲我絮叨着。“对了,孩子,绿豆饼别忘了拿,喜欢吃也不能一次吃太多,胃会不好受。还有你要是中间扛不住,到休息室吃饭的时候,别吃放置太久的饭菜,容易闹肚子。”从她的话语间,我感觉不到一丝对疫情的畏惧,只有乐观、敬业的精神和对我这个新兵的关爱。


药学新兵抗疫记——中日医院发热门诊药房工作纪实


药学新兵抗疫记——中日医院发热门诊药房工作纪实



紧张而繁忙的抗疫初体验就这样结束了。回家路上,迎着太阳,拎着这一袋普普通通的绿豆饼,才发现我手中拿着的不仅仅是一种美食,也是发热门诊药房六名战友的白夜交替传递的友情,更是体现中日药学人相互支持、日夜奋战、抗击疫情的乐观精神。


无论走到哪个班组,药学部都像个团结的大家庭。


在之后的日子里, 我陆续见到了王慧玉老师和张超老师。


王慧玉老师即将到了退休的年龄,依然坚守在抗疫一线。她说:“这已经是我来到发热门诊的第五个年头了。03年非典,我们坚守岗位。07年流感流行,因为家里医院近,我也曾来到发热门诊帮忙,就与发热药房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面对新冠肺炎,我们和以前一样同心协力,并肩作战。相信在医院、科室的安排下,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加油!”


张超老师年长我7岁,是一名中药师。他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忠厚的兄长。面对疫情,他坦言道:“我来发热药房工作时间不长,更未经历过这么严重的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说实话心里也有对未知的恐惧。但随着科里同事及时支援,领导一次次到药房慰问和解决防护等实际问题,让我感觉到了药学部大家庭般的温暖,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药学部全体药师就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大家都在为这次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药学新兵抗疫记——中日医院发热门诊药房工作纪实


药学新兵抗疫记——中日医院发热门诊药房工作纪实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想问:“梁志老师去哪了,怎么没听到他的故事?”其实“梁叔”一直和我们在一起。自从到发热药房工作,我们俩轮流上白班,已经快两周没见面了。来发热药房工作前,我和梁志老师都在门诊西药房工作。他工作积极、任劳任怨,还是药学部出了名的热心肠,我们都爱亲切地称呼他“梁叔”。面对疫情,他不仅主动请缨支援发热药房工作,还写了《请战书》,主动要求到湖北疫区支援。


面对疫情,发热药房四位老师义无反顾的坚守一线,默默无闻地为患者服务。现在,加上梁志老师和我,我们六人组成了温暖的战斗集体。我们愿意做小小的螺丝钉,在医院抗疫一线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坚信,有全院同仁和药学部全体药师作为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定不辱使命!


药学新兵抗疫记——中日医院发热门诊药房工作纪实


药学新兵抗疫记——中日医院发热门诊药房工作纪实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