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正确使用

最“无声息”的疾病 :别让骨质疏松找上你

发布日期:2020-01-13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冯承阳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由于骨骼矿物质大量流失到血液中,导致骨密度下降而骨折风险提高的疾病,骨量下降25%即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骨质疏松的发生受体内激素水平影响,女性多发于男性。此外,骨质疏松与年龄密切相关,多发于年长者,且“无声无息”,直到骨折了才知道。骨折疼痛又将导致个体卧床休息,活动减少,骨吸收进一步增加,病情加重。


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折


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疼痛部位包括胸、背、腰、膝等)、脊柱变形(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下肢肌肉痉挛(夜间睡眠中抽筋)、指(趾)甲变软、变脆易裂以及脆性骨折等。

形成因素和分类


骨吸收及形成等因素直接影响骨质疏松进展,破骨细胞激活频率过高或其吸收功能过强,成骨细胞功能受到抑制、钙等矿物质丢失过多或吸收过少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以及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于青少年,病因尚不明)三种。此外,疾病以及药物也可导致骨质疏松。可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的药物有锂盐、抗癫痫药、糖皮质激素、肝素、苯妥英、质子泵拮抗剂(≥1年)、甲状腺素(过度替代或抑制的剂量)、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治疗药物


根据骨质疏松发生的特征,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分为骨吸收抑制药、骨形成促进药及骨矿化促进药:

目前,骨质疏松的治疗一般采用联合用药:

危险因素


导致骨质疏松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低骨密度、脆性骨折史、年龄大于65岁以及骨折家族病史等。次要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低体重指数、性腺机能减退、早期绝经(<45岁)、长期营养不良、影响骨代谢药物使用史(糖皮质激素、肝素等)、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绝经后妇女、咖啡及碳酸饮料、少动和制动、膳食中钙和(或)VD缺乏、光照少(户外活动少)、吸烟以及酗酒(>2次/d)和药物等。日常生活中预防骨质疏松应做到戒烟限酒、均衡膳食、保持适度体重,适当肌力锻炼及全身平衡性与协调性锻炼也十分必要。此外,户外活动、防止跌倒以及预防性正确用药也尤为关键。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