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老年安全用药

别人用了都说好?可能是糖丸效应在作祟

发布日期:2017-12-25 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作者:郭喆霏

“你知道吗?我吃了XXX感觉可好啦。腿都不疼了。”

“哎呀,原来我都睡不着,自从吃了XXX,每晚都睡得特别香。”

面对层出不穷的“食疗秘诀”、“奇迹疗法”,一位又一位的用户现身说法,是否就说明真的有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什么是“糖丸效应(安慰剂效应)”,而临床实践中又是如何证明某种药物有效呢?

1801年,John Haygarth首次报告了安慰剂效应。当时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将金属棍放在身体上,认为人体可以通过接受金属电磁的影响而缓解症状。但Haygarth却发现使用木头仿造的金属棍进行治疗时,治疗效果并无差别。而在Diehl的试验中,设置了接受疫苗组和接受安慰剂治疗组,结果发现安慰剂组虽没有接受疫苗治疗,却在预防感冒方面与接受疫苗组具有相当的疗效。这种由治疗的象征性意义而不是特定的药物学或生理学特性引起的心理生理变化被称之为安慰剂效应。通俗点说,就是当人们以为自己服用了药物,但其实只是服用了“糖丸(安慰剂)”的时候,由于心理作用,也可能产生和药物类似的治愈效果。

在医学实践中,实施某种治疗之后患者体验到的病情好转可能有多种原因:可能是实施的治疗确实发挥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也有可能是病情随时间历程发生的自然改善;还可能是患者对治疗者或药物本身的作用非常信赖,由此产生的心理安慰作用缓解了病情。这种改善并不是由治疗本身引起的。

在医院实践中,若想证明某种药物有确定的疗效,其治疗作用必须显著好于安慰剂。临床试验因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要求会告知所有患者他们可能接受真正的药物,也可能接受看起来跟真正药物相同的,但没有疗效的安慰剂,概率各占50%。但为了试验的客观性需要进行双盲设计,即医生和患者都不知道分组情况。在这种试验条件下若活性药物治疗的疗效显著大于安慰剂治疗,才能证明这种药物具有确定的疗效。这种方法,被认为是临床试验的黄金原则。

有些患者在使用了可能只有保健作用的药品后,觉得自己比使用前有精神、腿不疼、睡得好,很可能是安慰剂效应在作祟哦。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复查以免耽误病情。

一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陶玲

二审: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冯霞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