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别嘌醇,对症治疗确是“好药”,但服药前要检测基因

发布日期:2022-09-16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石浩强

“别嘌醇”是个经典老药,主要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使次黄嘌呤及黄嘌呤不能转化为尿酸从而使尿酸合成减少,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


主要用途

临床上别嘌呤主要用于治疗:

1、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人群,也用于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2、用于治疗痛风,适合于反复发作或慢性的痛风患者。

3、痛风石。

4、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

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公布的2020年版痛风管理指南中,推荐经济有效的别嘌醇为降低尿酸的首选药物。

而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版也指出别嘌醇是治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的一线用药,且提及使用前应当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


不良反应

此前,在央视《急诊24小时》纪录片中,出现过一例因使用该药而诱发重症药疹,生命濒危的案列。


别嘌醇用药后可能出现:

■ 皮疹;

■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 血液系统反应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等;

■ 免疫系统反应如淋巴结肿大,肝脏损伤等不良反应,但一般停药后均能恢复正常。

事实上,别嘌醇所引起的不良反应,除与药品本身的特性有关外,还与多种因素如患者个体差异、超剂量用药、不合理配伍用药、给药时机不适宜等有关。

此外,过敏体质者和高敏状态者应当慎用,且如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皮肤反应或其它超敏反应症状,均应立即停药并及时至皮肤科就诊。


严重不良反应

追溯到2012年,综合整年的数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与别嘌醇片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485例,其中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140例,占比高达28.86%。

该药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系统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道损害、全身性损害,三者合计占总例次的 81.11%,该数据也较为惊人。

别嘌醇所引起的严重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重症药疹,如: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而这其中前者的后果尤其严重,一旦发生,致死率可高达30%。

事实上,正是这些严重的不良反应让很多医生对别嘌醇的临床使用产生了顾虑。


个体差异

有研究表明,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不同人群中存在着很大差异,这主要与基因分型有关。

目前的统一认识是,HLA-B*5801基因型阳性的患者,在服用别嘌醇后出现剥脱性皮炎的风险大为提高。

2015年,台湾研究者对2910名汉族痛风患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显示,HLA-B*5801基因筛查可以很好的避免别嘌醇所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研究显示,中国汉族人群属于携带HLA-B*5801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人群,其中南方汉族人群(8.35%),北方汉族人群(5.53%),因此,在服用别嘌醇片之前非常有必要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以求降低发生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风险。


综上所述,别嘌醇对症治疗之下确实是“好药”,但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且严重,服药前需检测基因。此外,尚需谨记以下6点,以求合理安全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①不可用于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也不能用于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症状,必须在痛风急性炎症消退后才可以服用(一般在急性发作后的两周左右),急性期服用别嘌醇反而会造成尿酸结晶迁延及关节炎的持续。

②服药时应当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但注意其最大日剂量为600mg。

③服用别嘌醇后,尿酸一般在48~72小时后开始下降,降到正常范围常需1~3周左右时间。

④服药期间应大量饮水,以求促进尿酸的排出,大量饮水对于疾病的治疗有利。

⑤孕妇与哺乳期妇女应禁用本药,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⑥别嘌醇对肝药酶具有抑制作用,在与其它药物合用时也需慎重,例如与口服降糖药(如甲苯磺丁脲)合用可导致血糖过低,与华法林合用可增加出血的风险,与茶碱合用可增加中毒风险。

此外,与硫唑嘌呤或巯嘌呤合用时,用量一般应减少1/4~1/3。还有,与铁剂合用时,可导致铁元素在体内组织过量沉积,故二者不宜联合使用。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