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同为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有何区别?

发布日期:2022-08-07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中山市三角医院主管药师、执业药师 廖芬

什么是抗血小板药?

抗血小板药又称血小板抑制药,即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以及释放等功能,从而防止血栓形成、延长已活化的血小板生存期,并且在治疗剂量范围内,不导致出血等不良反应。

目前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包括血栓素 A2 抑制剂阿司匹林、P2Y12 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以及非噻吩吡啶类替格瑞洛等。


我们为什么要抗血小板?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致死率最高的疾病。ASCVD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S),而血小板激活以多层次、多机制参与了AS的发生和发展,与ASCVD血栓事件的形成直接相关。

抗血小板药物可阻断血小板黏附、活化以及聚集,对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改善患者预后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因此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是AS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


聊聊常见的代表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的区别


1、作用机理不同

阿司匹林作为最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可以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COX-1),导致 TXA2 生成减少,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氯吡格雷经过 CYP450 酶代谢后,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可以不可逆抑制 ADP 与血小板 P2Y12 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两种药物的作用原理虽然不同,但“目标一致”,最终都会产生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2、副作用的不同

阿司匹林会抑制保护胃粘膜激素的合成,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胃出血、贫血、严重可致出血性休克。

而氯吡格雷对消化道的刺激较弱,并不会产生新的溃疡,但会导致已有溃疡的愈合减缓,有可能诱发已经存在的溃疡出血,有时医生会建议患者用氯吡格雷替换阿司匹林,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3、注意事项的不同

阿司匹林能够导致消化道损伤,药物本身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同时还会抑制PG生成,影响消化道粘膜的健康,因此,服用阿司匹林过程中,尽量选择肠溶制剂,还要更多的注意消化道出血风险。阿司匹林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并引起哮喘发作或者其他过敏反应。

注意危险因素包括支气管哮喘,花粉热,鼻息肉或者慢性呼吸道感染

氯吡格雷本身对消化道无直接损伤,但可能会引起已有消化道损伤的进一步出血,如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同服非甾体抗炎药物等情况,都应注意。

对于有消化道问题,又必须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一般服药初期推荐给予胃黏膜保护剂预防消化道出血问题。阿司匹林一般推荐服药前6个月给予PPI胃黏膜保护剂(拉唑类),后六个月给予H2受体拮抗剂或间隔服用PPI药物。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对于氯吡格雷,不推荐服用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保护胃黏膜,会影响药效,其他PPI一般不限制。


4、临床应用时如何选择?

很多人认为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贵,就一定比阿司匹林好,于是自行将阿司匹林换成氯吡格雷。实际上,氯吡格雷是不能替代阿司匹林的。


目前,临床上按照心血管疾病的危急程度以及是否接受过介入治疗,可将需要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二级预防的患者分为三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ACS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以及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患者。

1、对于 ACS 患者而言,无禁忌者均应立即服用阿司匹林(第一次 300 mg,维持剂量 75~100 mg),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需联合使用一种 P2Y12 受体拮抗剂至少 12 个月。

2、ACS 患者行 PCI 术后,应使用阿司匹林 75~100 mg + 替格瑞洛/普拉格雷(当这 2 种新型 P2Y12 受体抑制剂禁忌或不可用时,可以选择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治疗 12 个月,除非有极高出血风险等禁忌证等。

3、对于 CCS 患者而言,应将阿司匹林 75~100 mg 作为长期二级预防的基石。对于有或没有症状的周围血管疾病(PAD)或有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的患者,可以考虑每天 75 mg 氯吡格雷。


对于 ASCVD 风险 ≥ 10%的高危患者,2020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建议,在 10 年 ASCVD 为高危的基础上,40~70 岁的患者如合并至少 1 项风险增强因素,且无高出血风险的情况下,可考虑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75~100 mg/d,进行 ASCVD 一级预防。


由此可见,不管是 ASCVD 的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阿司匹林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基石地位从未被撼动。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