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中药安全使用

胡庸医乱用麻黄,晴雯病上加病 「红楼梦中药故事」

发布日期:2021-02-24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中药师 周楠杰

胡庸医乱用麻黄,晴雯病上加病 「红楼梦中药故事」


清代文学泰斗曹雪芹在其所著经典《红楼梦》中插入了许多关于中医药的有趣故事,诸如天王补心丹、三物香薷饮、人参养荣丸等。本篇我们介绍的是第51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的“虎狼之药”——麻黄


“……晴雯仗着素日比别人气壮,不畏寒冷,也不披衣,只穿著小袄,便蹑手蹑脚的下了熏笼……一阵微风,晴雯只觉侵肌透骨,不禁毛骨森然……麝月将火盆上的熟炭埋了一埋……晴雯因方才一冷,如今又一暖,不觉打了两个喷嚏……至次日起来,晴雯果觉有些鼻塞声重,懒怠动弹……胡太医:“小姐的症是外感内滞,近日时气不好,竟算是个小伤寒。”……

胡庸医乱用麻黄,晴雯病上加病 「红楼梦中药故事」

图片来源:87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胡庸医为其所开的方中有枳实、麻黄,宝玉道:“该死、该死,他拿着女孩们也象我们一样的治,如何使得?凭他有什么内滞,这枳实、麻黄如何禁得。”……

胡庸医乱用麻黄,晴雯病上加病 「红楼梦中药故事」

图片来源:87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通读全文,宝玉称胡庸医开具的枳实、麻黄为虎狼之药,晴雯女儿身哪里受得,依其药性而言确为妥当:当日天凉,晴雯穿单衣入园玩耍,受了风,入屋后烧炭一暖,一冷一热则伤了风。而胡太医断为小伤寒,开付麻黄确是不错,但其忽略了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晴雯血气原弱,若是使用麻黄,则发汗太过,反而耗伤阳气,损及津液。其二,荣国府在书之中虽无明确表示在何处,但多次暗示“石头城”“金陵地界”“六朝遗迹”等线索,故而我们可理解为故事发生在南京城中。南京位于我国东部,北连江淮平原,处在长江下游中心,地于南方。古有言“麻黄用数分,即可发汗……盖南方气暖,其人肌肤薄弱,汗最易出,故南方有麻黄不过钱之语”,麻黄峻猛以致清代很多温病学家言江南只可用香薷,不可用麻黄。


麻黄


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段。以干燥,茎粗,淡绿色,内心充实,味苦涩者为佳。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胡庸医乱用麻黄,晴雯病上加病 「红楼梦中药故事」

麻黄植物图

药理功效


1、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2、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3、主治


① 风寒感冒

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主入肺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解表,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


② 胸闷喘咳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宣畅,主入肺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胸闷的要药,并常辅以苦杏仁等止咳平喘药。


③ 风水浮肿

本品主入肺与膀胱经,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


此外,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也可用治风寒湿痹、阴疽痰核。


4、用法用量


煎服,2~10g。本品发汗解表宜生用,且不宜久煎;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捣绒后作用较为缓和,小儿、老人及体虚者宜用麻黄绒。

胡庸医乱用麻黄,晴雯病上加病 「红楼梦中药故事」

麻黄药材图

常用方剂


1、麻黄汤


【组成】麻黄去节,桂枝去皮,甘草炙,杏仁去皮、尖。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配伍特点】麻桂相须,开腠畅营;麻杏相使,宣降相宜。


2、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去节,芍药,干姜,五味子,甘草炙,桂枝,半夏洗,细辛。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


【配伍特点】辛散与酸收相配,散中有收;温化与敛肺相伍,开中有合。


常用炮制品


1、蜜麻黄


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以宣肺平喘力胜。


2、麻黄绒


作用缓和,适用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

胡庸医乱用麻黄,晴雯病上加病 「红楼梦中药故事」

蜜麻黄与麻黄绒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又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兴奋作用,并可使血压上升,故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运动员禁用。


麻黄虽“虎狼”,但其可“疗伤寒之疾,解咳喘之症”,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药”。《本草新篇》有言“盖麻黄易于发汗,多用恐致亡阳也”,因此,麻黄发汗之功盛,体虚之人宜慎用。


以麻黄为君的麻黄汤更是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如清代伤寒大家柯琴言:“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


张仲景“麻黄汤”“小青龙汤”要求先煮麻黄,去上沫……。一是麻黄水煮产生浊沫,浊沫难以入口,下咽令人恶心,故必去之。陶弘景之“沫令人烦”,张锡纯言“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二是沫属浊物,必碍于升发宣降,去沫取其轻清之气,上行升散,有利发腠理。当代本草名家尚志钧先生的《麻黄去节除沫的讨论》则认为麻黄去节能够减毒,因为实验表明节的毒性最大而含麻黄碱少。


“肺主皮毛,皮毛受寒,则肺伤而咳逆上气之症生矣。麻黄温以散皮毛之寒,则咳逆上气自平。”麻黄更兼有宣肺平喘之功,故而治疗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实证,常配伍苦杏仁、甘草,如三拗汤(《和剂局方》)。


麻黄虽好,用药需巧,发汗解表,大有功效。


【完】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副主任中药师 邓志军、主任中药师 李丽明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