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癌症患者会受到疼痛折磨,药物治疗是癌痛治疗的主要方法,阿片类药物是这些治疗药物中的代表。
弱阿片类代表药物有:可待因、曲马多、布桂嗪等。
混合制剂代表药物有:氨酚羟考酮片、氨酚待因等。
强阿片类代表药物有:盐酸吗啡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控释片等。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用药初期及过量用药时,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下图所列,这些不良反应大多是暂时性或可耐受的。
一、便秘

这是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便秘不仅出现在用药初期,而且会持续存在于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的全过程,因此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应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便秘。

服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应多饮水,多摄取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活动或锻炼也有助于排便。当出现大便干结或便秘时,需要使用缓泻剂(乳果糖、便乃通)或润滑剂(开塞露等),也可以考虑中药防治便秘。必要时减少阿片类药物剂量,合用其他镇痛药物。

二、恶心、呕吐

阿片类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约30%,一般发生于用药初期,症状多在一周内缓解。这类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个体差异有关。一般来说,癌症患者在既往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反应严重者,较易对阿片类药物产生恶心、呕吐反应。

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应首先排除是否有其他原因,如便秘、脑转移、放化疗、高钙血症等。轻度恶心可选用甲氧氯普胺、氯丙嗪或氟哌啶醇。重度恶心、呕吐严重者应按时给予止吐药及静脉营养液的补充。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则可以考虑更换成其他止痛药物。

三、嗜睡、过度镇静

少数患者在最初用药数日内可能出现,数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部分患者因长时期受疼痛困扰而失眠,初用阿片类药物后由于疼痛得到控制而嗜睡。患者出现嗜睡及过度镇静时应注意排除引起嗜睡及意识障碍的其他原因,如使用其他药物、高钙血症等。

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剂量不宜过大,应从低剂量逐渐增加到最佳剂量,尤其老年人的剂量选择应更加谨慎。对于评估出现嗜睡、过度镇静的患者,应减少阿片类药物剂量,或减少每次服用量而增加用药次数,或更换药物、给药途径。患者可适当饮茶或咖啡来调节,鼓励患者适当增加活动和锻炼。

四、尿潴留

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5%。某些因素可能增加发生尿潴留的风险,如同时使用镇静剂、腰麻术后、合并前列腺增生等。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应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诱导自行排尿可以采取流水诱导法或热水冲会阴部法或膀胱区按摩法。诱导自行排尿不佳时,可以考虑导尿。对于难以缓解的持续的尿潴留患者可以考虑更换药物。

五、眩晕

眩晕的发生率约6%,主要发生于用药初期。晚期癌症、老年人、体弱者、贫血患者更易发生眩晕。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剂量不宜过大,应从低剂量逐渐增加到最佳剂量。轻度眩晕可在用药数日后自行缓解。中重度眩晕则要考虑酌情降低阿片类药物的服用剂量。严重者药物治疗,以减轻症状。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避免深蹲及旋转,同时检查血压和心率。

六、瘙痒

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低于1%,多见于皮脂腺萎缩的老年患者以及皮肤干燥、晚期癌症、黄疸及伴随糖尿病的患者。轻度瘙痒不需用药,患者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搔抓、摩擦、强刺激性外用药、强碱性肥皂等刺激,贴身衣物宜选择棉质类。严重瘙痒者可以选择局部或全身用药,局部用药主要选择无刺激性止痒药。全身用药主要选择苯海拉明、异丙嗪类药物。皮肤干燥可选用凡士林、羊毛脂或尿素软膏等。

七、药物过量和中毒

当剂量不当,尤其是合并肾功能不全时,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抑制等中毒症状。中毒辨别:呼吸次数减少(<8次/分钟)、针尖样瞳孔、嗜睡状至昏迷、骨骼肌松弛、皮肤湿冷,有时可出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情况危急时可出现呼吸暂停、深度昏迷、心脏停搏和死亡。解救方法主要有:呼吸复苏、吸氧、使用纳诺酮解救,口服用药中毒者必要时洗胃。患者应按医嘱按时服药,避免剂量的波动,切勿擅自更改服药剂量和服药间隔时间。

八、滥用及成瘾问题

药物滥用是指具有精神作用、依赖作用、引发自杀企图或行为的药物在非医疗情况下的使用。因此阿片类药物必须在专业医生、药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在合理的剂量下,按规定使用阿片类药物极少发生成瘾和滥用问题。

综上所述,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除便秘外,大多是暂时性或可耐受的,预防治疗可以减轻或者避免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必须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使用阿片类药物,切不可擅自调整剂量和服药间隔时间,以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或药师报告,以便及时调整剂量和控制不良反应的发展。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  作者:周嘉黎  审稿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 刘金梅